45歲時,你將會擁有1636萬,還不賴。但如果考慮通貨膨脹率(假設每年為3.5%),1636萬元約等于現(xiàn)在的822萬元。【1636/(1.035^20)=822。】

當你45歲的時候,擁有約等于現(xiàn)在的822萬元似乎也就是購買一套房,手里還能有一點閑錢,并不能幫你實現(xiàn)“財務自由”。

如果你咬咬牙,聽了老巴的話,要慢慢地變富,再等20年。

1636.65*(1.15^20) = 26,786.29萬,2.679億人民幣。

3.5%通脹率折現(xiàn)后,2.679/(1.035^20) = 1.34億人民幣。

當你65歲的時候,你可以靠當初的100萬,以及你超越絕大部分人的投資能力,最終獲得財務自由。老實說65歲還好啊,不算老。

如果你那么狠,一輩子都模仿巴菲特,并且能超越絕大部分人的長期收益率......那么恭喜你,你在85歲的時候可以靠最初的100萬元最終獲得43.8億元人民幣,折現(xiàn)后約等于22億元。恭喜你,你終于在85歲的高齡獲得了財務自由,而且買入了富豪領域。

因為復利的非線性特征,越到后面賺得越多。65歲才能獲得滿意的回報,絕大部分的人當然不愿意學習,也很難達到這么高的長期回報率。

換一個更好的環(huán)境來計算:

假設你35歲,年薪60萬(工資每3年漲10%),每年可存下30萬,目前有100萬閑錢投資,每年存下的錢全部投入股市,20年后能有多少錢?

答案是:2734.21萬元

按照3.5%的通脹率折現(xiàn)后,大約等于現(xiàn)在的1374.12萬元。

顯然,在一線大城市買完一套房以后,你依然沒有太多存款剩下,僅僅能勉強財務自由。

從結果來看,是否存錢投資和直接拿一筆錢投資的長期區(qū)別不是太大。

那怎么在20年內(nèi)變富呢?

A:創(chuàng)業(yè)

B:繼承

C:中彩票

D:  A股沖浪

D,A股沖浪,100萬,怎么變富?

你需要在20年內(nèi)遇到至少2-3大牛市,中國還沒有資本利得稅,A股回報所得全為凈利潤。

假設你有三個周期機會,你的財務自由目標是5000萬人民幣,忽略掉通貨膨脹率,你需要完成50倍的回報,20年的平均投資回報率大約等于21.6%才能做到。

長期達到21.6%的復合回報率難度可想而知非常高。。。更難的可能是你需要在前兩次牛市里努力抓住翻倍至少5-10倍的股票,等你的資本起來以后,可以求穩(wěn)一點,最終在20年的時間內(nèi)達到5000萬的目標。

這并非不可能,如果你想完成這個難度的投資,你需要集中你的火力在少數(shù)幾個股票上,并且能抓住翻倍的機會,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波動和沖動。。。

絕大部分的人可能會在沖浪的路上來來回回,因為每次都沖上浪頭的概率并不高,我并不是沖浪高手,所以沖浪的秘籍這部分略過。

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事實上在85歲的時候都幾乎不可能達到擁有超過億元的資產(chǎn),更別提幾十億了。

想要慢慢地變富,你需要幾乎一輩子堅持正確的投資方式才行,努力工作創(chuàng)業(yè)似乎更可能達到你所期望的效果。

當然了,如果你現(xiàn)在就有1000萬的投資資產(chǎn),你當然不需要去沖浪也能實現(xiàn)財務自由了,你只需要好好管理這筆錢,哪怕你每年獲得9%的回報率,20年后你也能擁有5000萬元的總金額了。

非線性的社會價值

作為身處中國的各位,其實我們都已經(jīng)中了“子宮彩票”,生在了相對最好的國度之一。

相對于這一代的美國人,我們可能可以更快地實現(xiàn)“變富”這個目標。

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在這個歷史的大牛市中,無論你是否參與到了資本市場中(自帶杠桿),你都享受到了這段紅利。

90年代早期企業(yè)家在第一波改革開放大潮里淘到了金子,然而在2006年之后的那批新冒出的企業(yè)家們致富的速度更快,致富的程度更高,這也是非線性的上升帶來的效果。

既然歷史大長河的非線性程度都如此明顯,請不要認為你的人生從此就會是一條毫無波動的水平線。

“慢慢地變富”不應該特指財富,每個人的社會價值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也就是為什么巴菲特會如此看重名聲的原因。累積社會價值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然而毀掉它五分鐘就足夠了。

在中國這個依然還有巨大發(fā)展機會的巨輪上,我們應該開始關注隨著年齡增長的社會價值。

然而正因為社會價值和個人財富一樣,具有相當強的非線性特性,沒有人愿意慢慢地變富,也沒人愿意學習如何慢慢地讓自己的社會價值慢慢地提升。更多的人希望自己一夜成名,然后將這份社會價值變現(xiàn)成為個人財富。

除了投資,有的事情雖然看起來沒有明確的經(jīng)濟價值,但只要你持續(xù)堅持這件可能擁有社會價值的事情,這件事情便最終可能有巨大的財富效應。

當然有的人可能會選擇不抽取這份財富,讓社會價值持續(xù)最大化下去。

這類似于老巴最終將大部分的資產(chǎn)捐給了比爾蓋茨梅琳達基金,讓自己終生累積的財富在一個社會價值更大的領域發(fā)揮作用。

投資大師經(jīng)常談到一個觀點,就是優(yōu)秀的投資經(jīng)理可以做到“增值”的效果。一個冒了巨大風險去獲得巨大回報的投資經(jīng)理并不比一個沒有冒風險也沒有任何回報的投資經(jīng)理強多少,因為他并沒有“增值”,他只是冒了更大的風險然后成功了,這種成功不可學習,也不可復制。

同樣的道理也在我們的社會價值里能運用起來。你不應該為了去獲得短期的巨大社會價值而冒巨大的社會價值減損的風險,對于社會價值的管理就應該如同管理你的個人資產(chǎn)一樣謹慎。

在某些時刻,我們寧可接受財富減損,也不能讓社會價值出現(xiàn)減損,因為后者更難恢復,而且很可能會連帶拖累你的長期個人財富。

最后回到慢慢變富的這個主題上來,一個理想的結果是你的社會價值和你的個人財富同步增長。

“打敗市場”,“賺取財富”,以及“財富自由”都很吸引人,關鍵還要看你是付出了什么去換取這些大家都想要的成功。如果你付出的是不可逆的也不可再恢復的東西,比如健康,你可能會感到遺憾后悔,因為這遠不如“慢慢地變富”要來的讓你更快樂。

這都很不容易,不論是你的社會價值還是你的個人財富,這兩者都是很難才能獲得的東西。

就像芒格所說的:“為什么變得富有應該容易呢?在哪兒都應該不容易。”

本文系作者 投資入射角 授權鈦媒體發(fā)表,并經(jīng)鈦媒體編輯,轉載請注明出處、作者和本文鏈接。
本內(nèi)容來源于鈦媒體鈦度號,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交流、學習,不構成投資建議。
想和千萬鈦媒體用戶分享你的新奇觀點和發(fā)現(xiàn),點擊這里投稿 。創(chuàng)業(yè)或融資尋求報道,點擊這里

敬原創(chuàng),有鈦度,得贊賞

贊賞支持
發(fā)表評論
0 / 300

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實名制要求,請綁定手機號后發(fā)表評論

登錄后輸入評論內(nèi)容

掃描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