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鯨維度,作者 | Fanie
東南亞聚居了眾多華人,不少人祖輩都在這片區(qū)域打拼生活,已經成為海外華人勢力的重要一支。
在當地的富豪圈里,東南亞華人也是不可小覷的力量——吳清亮從與日本涂料龍頭日本涂料控股株式會社(Nippon Paint Holdings,以下簡稱“日涂控股”)成立合資公司,注冊立邦品牌,到其子吳學人與日涂控股多輪股權博弈,吳德南集團(Wuthelam)成為了日涂控股的控股股東,讓其成為新加坡企業(yè)控股的子公司。
據《2022年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95歲的吳清亮以130億美元的身家位居新加坡第三,是榜單中年紀最大上榜者,已經連續(xù)3年穩(wěn)居新加坡富豪榜第三。
而在之前,吳清亮“蝸居”在新加坡貧民窟中,打拼多年。
上個世紀,不少沿海地區(qū)的人都前往東南亞地區(qū)討生活,吳清亮一家也不例外。
1927年,祖籍潮汕的吳清亮在新加坡出生,一家五口擠在貧民窟的一個小房間里。吳清亮的小學在潮汕商人捐建的端蒙學校度過。資料顯示,端蒙學校作為早期的華僑學校,主要以中國教育為主,并進行適當的本土化教學,1942年停辦。
1941年,小學畢業(yè)的吳清亮進入中正中學就讀。但才讀了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吳清亮無法再繼續(xù)讀書,便開始跟著姐夫賣漁網。盡管是小生意,但兩三年下來,吳清亮賺的錢可以在新加坡買一套房子。
在朋友的建議下,18歲的吳清亮拿著自己掙下的“第一桶金”,創(chuàng)業(yè)開了一家汽水廠。但過了一年,汽水廠就破產倒閉,吳清亮又回歸了“打工人”身份——在五金商貿行做油漆銷售員。
有著經商天賦的吳清亮很快就成為了頂尖銷售員。而他的志向也不僅僅局限于銷售員,除了白天的銷售工作,他晚上還做自己的副業(yè),即收購過期油漆,經過調配和提煉再轉售出去。
正職和副業(yè)都干得不錯,吳清亮決定專心干自己的事業(yè)。1949年,辭職后的吳清亮開了一家專門生產油漆的小作坊。當時,二戰(zhàn)結束不久,他以低價買下了一批沒人要的二手油漆。油漆到手之后,他便專心調配油漆,精進自己的油漆技術,終于調制出了屬于自己的“鴿派”油漆。
這一次的創(chuàng)業(yè),吳清亮終于站上了風口。隨著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新加坡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新加坡推行了進口替代的措施,扶持本土產業(yè)發(fā)展,吳清亮的油漆生意踏上正軌。之后,更是乘上了新加坡房地產蓬勃發(fā)展的東風,吳清亮的油漆生意越做越大。而由于他一直做二手油漆,也有了“臭漆王”的稱號。
1955年,吳清亮應丹麥涂料品牌的邀請,遠赴丹麥專門學習涂料行業(yè)知識,也讓他堅定了做自己品牌,走向國際的決心。
走向國際的機會,并沒有讓吳清亮等待太久。
上世紀60年代,日本涂料界排名第一的日涂控股想在新加坡設立工廠,拓展東南亞市場,吳清亮成為合作伙伴的選擇之一。
吳清亮想學習日涂控股更先進的油漆技術,而日涂控股則看中了他對新加坡市場的了解。1962年,雙方合資成立了立時集團——吳清亮的吳德南集團持有60%的股權,日涂控股則持有40%的股份;吳德南集團負責經營與開拓市場,日涂控股則輸出技術。
有了日涂控股的支持,吳清亮的油漆生意終于走向了全球。立時集團以新加坡為核心,在周邊的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國都建立了子公司,經營與日涂控股同名的Nippon Paint品牌。
隨著立時集團的生意在東南亞迅速擴大,吳清亮也和祖籍潮汕的謝國民展開合作,與正大集團一同拓展多元化業(yè)務,涉足金融、銀行、醫(yī)院、房地產等領域。1971年,吳清亮結束了與謝國民的合作,重新將精力放回到涂料主業(yè)上。
1979年,吳清亮便開始在中國投資創(chuàng)辦企業(yè)。1990年,新加坡和中國建交,吳清亮便在新加坡注冊了Nippon Paint的中文品牌——立邦,兩年后立邦品牌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彼時國內市場并不流行涂料,還是一個空白市場,為了打響知名度,廣告必不可少。資料顯示,1993年,立邦花費3000萬元在上海打廣告,成為第一個在電視上投放涂料廣告的企業(yè)。
進入中國市場后,立邦開始由單一裝飾漆業(yè)務轉型綜合性涂料服務商,進行了多起收購、合作。如立邦中國收購家具漆領域龍頭長潤發(fā)涂料60%股權,進行戰(zhàn)略合作;收購客車涂料領域的漳州鑫展旺化工有限公司以及廈門市鑫展望汽車材料有限公司,成為其控股股東。
在收購中,立邦逐漸切入地坪漆、家具漆等產品領域,以及輔材、刷新服務等新領域。立邦品牌在中國市場迅速發(fā)展,如今,已經是中國市占率第一的涂料品牌。據日涂控股2022年業(yè)績報告,中國市場貢獻了超三成的收入,是其收入的主引擎。
除了中國外,立邦系也在進行全球化收購。2017年收購美國加州區(qū)域涂料企業(yè)Dunn-Edwards;2019年收購澳洲Dulux Group(多樂士集團)、土耳其Betek Boya;2021年收購馬來西亞的膠粘劑企業(yè)Vital Technical;2022年立邦收購了歐洲第四大建涂企業(yè)Cromology、歐洲的建涂企業(yè)JUB;今年7月,收購了歐洲涂料周邊產品制造商NPT公司51%的股權。
大手筆的收購,也讓立邦系在全球的地位逐漸提高。根據媒體制作的《2023年全球十大涂料制造商排行榜》,亞洲最大的涂料企業(yè)立邦以99.093億美元銷售收入、4.65%的全球市占率位列第4位。對比來看,立邦與第三名阿克蘇諾貝爾的規(guī)模差距為16.507億美元,差距進一步縮小。根據立邦的預測,2023年公司銷售收入有望達到112億美元。
在與日涂控股的合作中,吳清亮家族的財富迅速增長,更是將目光鎖定了日涂控股——吳清亮的吳德南集團是私人公司,日涂控股是日本上市公司,在通過立時集團擴張市場時成立了眾多子公司,日涂控股與吳德南集團也逐漸形成了交叉持股的局面。
吳清亮逐漸退居幕后,其子吳學人逐漸與日涂控股展開股權博弈。
2006年,日涂控股與吳德南集團達成協議,計劃從2006年10月開始到2010年底,完成對11家立邦系企業(yè)的“子公司化”,將子公司財務并入上市公司中。作為交換條件,吳德南集團在日涂控股的持股比例可以從5%增至最高10%。
兩年后,吳學人通過私人公司增持了日涂控股4%的股權;吳德南集團作為一致行動人,對日涂控股的持股上升至14%,打破了雙方協議,子公司化“半途而廢”。2012年,吳學人成立立時國際,準備收購日涂控股。念及舊情,吳清亮出面阻止了這次要約收購——2013年3月,立時國際撤回了這一要約收購。
2014年,雙方再度達成合作協議。日涂控股將通過定向增資的方式向吳德南集團發(fā)行6000萬股新股,將在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三地的8家立邦系企業(yè)的出資比例提高至51%,完成8家企業(yè)的“子公司化”,成為日涂控股的并表子公司。吳德南集團對日涂控股的持股比例提升至39.54%。
2020年,日涂控股再度向吳德南集團定向增發(fā)收購立邦系子公司49%的股權和印尼100%的股權。增資后吳德南集團持股比例將從前的約39.54%股權占比上升至約58.69%,成為日涂控股的實際控制人,日涂控股變成了由吳德南集團控股的新加坡企業(yè),因此其上市公司名稱近年來也被譯作立邦控股。同時,日涂控股也完成了對全部立邦系企業(yè)的持股比例達到了100%。
2021年,日涂控股公布了董事會管理結構,其中,吳學人擔任董事會主席。這也意味著吳清亮家族的二代掌門人吳學人掌握了對日涂控股的控制權。
吳清亮抓住機遇從二手油漆交易搖身一變,成為國際油漆品牌的締造者與經營者之一。在獨子吳學人主導的股權博弈下,更是將日企巨頭收入麾下,家族財富也與日俱增,成為新加坡不可小覷的富豪。
快報
根據《網絡安全法》實名制要求,請綁定手機號后發(fā)表評論
只要有毅力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任何人都可以取得成功
吳清亮是一個非常有毅力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人
在貧民窟中長大,但卻能夠在沒有任何背景或資源的情況下,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油漆帝國,是我們的偶像
吳清亮對油漆行業(yè)的深入了解和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使他能夠抓住機遇并成功地將立邦油漆打造成一個全球知名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