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或許也是北方跨境電商氛圍日漸濃厚的主要原因。
2024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對美國出口占34.2%、英國占8.1%、德國占6.2%、法國占4.5%。其中,美國一直占比最高,但隨著近兩年關稅風波的起起落落,海外建倉、搭供應鏈又非一日之功,這導致跨境玩家開始將目光投向了離北方更近的日韓,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IGAWorks”發(fā)布數(shù)據(jù)顯示,Temu已經成為2024年韓國成年人新增下載量最高的應用,截至2024年3月,Temu在韓國的用戶已達829.6萬人次,同比2月增長42.8%,全球速賣通的下載量也超過600萬次。
同一時間段,Temu在 2024年的日本 GMV 可能達到 4000 億日元,到2025年7月,有可能迅速達到雅虎零售、Mercari 40%的水平,亞洲消費圈正在成為賽道首選。而商家這邊,跳出亞洲圈,有“俄羅斯亞馬遜”之稱的Ozon,這一平臺上有超10萬是中國賣家,占比20%。
區(qū)位輻射中,種種跡象顯示,北方跨境電商的基因爆發(fā),絕不是一場偶然。
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國內跨境電商“北遷”實際上是想讓整個賽道呈現(xiàn)南北“深度互補”,而非單純取代的格局。數(shù)據(jù)顯示,當前在全球范圍內,光跨境電商平臺就高達66個,2024年,全球跨境電商出口額排名中,我國以1807億美元尚在第二。
第一名則是美國,全年跨境電商出口額高達6845億美元。
在一半火熱,一半危機的落差中,國內跨境電商行業(yè)急需形成一個“南北互補”的完整生態(tài),值得慶幸的是,在產業(yè)基礎、物流網絡、市場定位……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南方城市與北方城市錯位競爭,存在一定的“互補”邏輯。
先看產業(yè)基礎方面。
長期以來,南方具有成熟的制造業(yè)集群和互聯(lián)網基因,因此就形成了以 3C 數(shù)碼、服裝美妝、智能家居為主導的跨境電商生態(tài),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跨境電商出口中的3C類產品有高達60%來自珠三角、30%來自長三角。
反觀北方,在傳統(tǒng)制造業(yè)的氛圍中,這一區(qū)域似乎更重工設備、特色農產品、家紡飾品……
比如,山東的汽車配件、重工設備,河南的辦公家具、機械制造,河北的農機設備在eBay上表現(xiàn)尤為突出。2024年,山東工程機械廠商在eBay平臺上挖掘機銷售同比增長700%,同時,焊機與雕刻機也實現(xiàn)銷售翻番。
在物流網絡方面。
研究報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跨境物流成本通常占商品總成本的 20% - 30% ,在一些情況下甚至更高。自關稅風波爆發(fā)以來,國內跨境電商玩家就陷入了物流焦慮,不僅試圖轉移過供應鏈,海外倉也跟著爆發(fā)。
但現(xiàn)實一點來看,供應鏈轉移涉及到勞動力、專業(yè)技術、品牌建設,短時間內很難一蹴而就。
海外倉也無法讓國內商家高枕無憂。
商務部數(shù)據(jù)顯示,早在2020年,跨境電商海外倉數(shù)量超過1800個,同比增速達80%,面積超過了1200萬平方米。隨著第一個爆發(fā)期結束,海外倉進入了去庫存階段。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浙商證券選取的樣本中,有50%的海外倉出現(xiàn)了營收同比持平或下滑的情況。
到了2024年,浙商證券數(shù)據(jù)顯示,海外倉供應市場中,規(guī)模較小的服務商占了大多數(shù),營收規(guī)模在5000萬以下的服務商占比達到54%。也就是說,海外倉市場中的絕大部分玩家規(guī)模很小,能容納多少還未可知。
如果是從國內的物流網出發(fā),且在發(fā)力全球消費市場的前提下,南北的互補格局則會更為明顯。在南方城市,去歐美市場的物流運送已經十分成熟,而在北方,二連浩特(中蒙邊境)、丹東(中朝邊境)的沿線跨境電商不可小覷。
去年,網易新聞一則報道顯示:與遠洋運輸至美國相比,青島至日本的航程顯著更短,具體來看,貨物運往美國可能需要長達1個月,而到達日本則僅需10天,從資金周轉看,美國大概在3-4個月,日本則僅為1個月。
最后是市場定位,時至今日,南方在跨境電商生態(tài)積累了大量品牌運營經驗,更側重品牌化路徑,而北方一邊開拓新市場,一邊形成產品效應。二者在不同市場層級交叉滲透,或許就是整個跨境電商賽道最想要的狀態(tài)。
不可否認,跨境電商的成長與全球大環(huán)境有直接關系。
1938年,美國為方便游客攜帶紀念品入境(額度為5美元)實行小額免稅政策,后來,經多次調整,到2016年提升至800美元,并配套T86清關模式以簡化流程,2015-2024 年美國“小額豁免”商品申請量從 1.39 億件激增至 14 億件。
截至目前,全球電商市場規(guī)模預計達6.3萬億美元,其中,跨境電商占比持續(xù)提升至22%,然而,全球一半以上的企業(yè)認為,跨境電商運營環(huán)境相對困難,特別是在海關通關、關稅、供應鏈成本和退貨處理方面。
國內頭部跨境商家從去年就開始顯露疲態(tài)。
據(jù)悉,2024“跨境大賣海外電商收入排行TOP10”中,賽維時代、華凱易佰、致歐科技、樂歌股份、三態(tài)股份均呈現(xiàn)出營收增加,但是凈利潤出現(xiàn)20%以上的下降,排名中90%的跨境電商出口企業(yè)毛利率都在下降。
2025年,隨著歐美市場的“合規(guī)成本”起伏不定,全球生意下一步要怎么做,至關重要。
時至今日,轉移消費市場、分散企業(yè)風險、擴大未來所占份額似乎成了關鍵的一環(huán)。
Statista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2024年至2029年零售電子商務銷售額復合年增長率超全球平均增速(9.49%)的12個國家中,拉美、中亞、非洲以及東南亞都有部分地區(qū)上榜。其中,拉美上榜國家數(shù)量最多,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均在列。
其次,性價比在任何一個消費環(huán)境中都是一大利器。
今年以來,海外主流電商平臺基本都開始漲價,自4月9日至5月前,亞馬遜網站上近1000種商品的價格出現(xiàn)明顯上漲,涵蓋服裝、家居用品、電子產品和玩具等多個類別,平均漲價幅度接近30%。
據(jù)悉,一款充電寶的價格直接從110美元漲至135美元,漲幅超過20%。
對比之下,還在走性價比路線的玩家深受消費者歡迎。
比如,今年因為關稅風波出圈的敦煌網,4月份以來,平臺上多品類GMV增長明顯,其中戶外裝備的新買家交易量增長195%,寵物用品增長近130%,發(fā)制品激增671%,家電增長962%,安防躍升601%,健康與美容品類增長318%。
只不過,如今的跨境商家還能不能打得起價格戰(zhàn),另當別論。2024年,頭部跨境賣家的凈利潤下降、毛利率縮水與其成本上升有很大關系,尤其是廣告營銷支出與倉儲成本。
2024年,三態(tài)股份的廣告費同比高出97.47%,賽維時代業(yè)務推廣費同比更是上漲132.09%,賽維時代的倉儲成本也同比升高了103.26%,華凱易佰的倉儲費用2024年同比2023年暴漲153.04%。
就當前的形勢來看,往后這兩項支出只會越來越多,畢竟全球跨境電商這一鏈條上早已人滿為患,單看商家,亞馬遜《2024全球開店白皮書》顯示,銷售額超百萬美元的賣家在兩年之內,增長高達55%。
總之,跨境的生意不太好做了,但愿國內南北市場能進一步形成 “差異化競爭、互補式發(fā)展” 的新格局,如此,整個賽道才不會掉隊。
快報
根據(jù)《網絡安全法》實名制要求,請綁定手機號后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