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自然堂高端線產品金鉆微雕面霜的外觀和命名,與CPB精雕面霜外觀、顏色相似,一度引發(fā)“借鑒”的爭議。
最后,是在渠道選擇上的“保守主義”。
我們以國內首個營收破百億的美妝企業(yè)珀萊雅為例,當它在2017年決定“All in”線上,將線上銷售占比從30%一路提升至2024年的近95%時,自然堂雖也在轉型,卻始終放不下龐大的線下零售網(wǎng)絡。從2022年到2025年上半年,其線上營收占比從59.7%緩慢增長到68%。這種相對保守的策略,讓自然堂錯過了幾年間線上流量爆發(fā)的最大紅利期。
不可否認,國貨美妝正迎來最好的時代。
根據(jù) CBNData 的數(shù)據(jù),國貨美妝的市占率于 2024年已達約55.2%,占據(jù)半壁江山。然而,前五大品牌的市場集中度仍處個位數(shù)區(qū)間,與歐美成熟市場相去甚遠,這預示著行業(yè)正從“群體崛起”走向“龍頭集中”的關鍵階段。
上市對自然堂集團來說只是個開始,資本市場關注的從不只是營收規(guī)模,而是未來的增長潛力。面對窗口期,如何打破單一品牌依賴、如何推出更多爆品,都是上市后的“必答題”。
這位謹慎了24年的國貨“老將”,真正的挑戰(zhàn),或許才剛剛開始。
快報
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實名制要求,請綁定手機號后發(fā)表評論